《神奇的“赞美”》说课稿
【教材分析】
《神奇的“赞美”》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低段“交往篇”中的一课,本篇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而本课的主旨是在学生有了一定交往能力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愉悦的情感。赞美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的重要部分。所以本节课在本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辅导理念阐述】
在教学中我紧扣本课程具有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特点,课上呈现出一个真实、真情、真趣的情境氛围,通过巧妙的活动设计,捕捉儿童实际生活中鲜活的内容,从渴望赞美——体验赞美——学习赞美——相互赞美的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赞美。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感受到欣赏赞美别人与认识自己的快乐,并学会真诚的赞美他人。
【辅导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节课内容我从一下三方面确立了辅导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发现、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能以恰当的方式赞美他人。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平时的观察,发现并赞扬别人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别人欣赏、赞扬自己时的快乐与自豪;体会夸奖别人时的舒畅心情;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绪。
【辅导重、难点】
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评价别人的面比较窄,语言积累少,不会从多角度多方面赞美别人,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能发现、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能以恰当的方式赞美他人。难点确定为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技巧,从赞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辅导策略】
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至情至景让学生感受赞美的魅力。利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赞美的方法和技巧。
【辅导过程】
针对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及本节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启发赞美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我在设计本环节时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图片,听《爱“哼哼”的丁丁》的故事。让学生说说丁丁在生活中看到同学被表扬时总爱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丁丁这样做好不好?你喜欢丁丁吗?为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再想一想你有没有像丁丁这样想过呢?你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是不是认为我也很棒呀!为什么不称赞我呢?经过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意识人人都渴望得到称赞,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赞赏这样有利于同学间的和谐发展。引入本课,我们要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赞美。二、分享赞美、体验快乐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阳光!”。所以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目的是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感受赞美的快乐。